1. <pre id="y00oh"><strong id="y00oh"><xmp id="y00oh"></xmp></strong></pre>
    2. <acronym id="y00oh"><strong id="y00oh"></strong></acronym>

        中藥一號網 >>所屬分類 >> 根莖類中藥材    化痰止咳平喘   

        半夏

        編輯詞條

          半夏屬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,是中藥寶庫中的一種重要藥材,產地只有我國和日本。半夏的別名又叫三葉半夏、三步跳、麻王果、燕子尾、地文。半夏按照生長環境分為水生和陸生兩種,即所謂水半夏和旱半夏,旱半夏的藥性價值強于水半夏。按照用途功效來分,常用的半夏則分為清半夏、姜半夏、法半夏、生半夏4種。

        半夏半夏


         

          聲明本詞條可能涉及專業知識,中草藥并非沒有毒副作用,請遵醫囑服用,請勿輕信網上用藥建議。

        目錄

       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

        半夏的功效:

        【性味】 辛,溫,有毒。

         、佟侗窘洝罚"辛,平。"

         、凇秳e錄》:"生微寒,熟溫,有毒。"

         、邸端幮哉摗罚"有大毒。"

         、堋度杖A子本草》:"味辛。"

         、荩ㄡt學啟源》:"《主治秘要》云,性溫,味辛苦。"

          【歸經】 入脾、胃經。

         、佟稖罕静荨罚"入足陽明、太陰、少陽經。"

         、凇独坠谥扑幮越狻罚"入肺、脾、胃三經。"

         、邸侗静萁浭琛罚"入足太陰、陽明、少陽,手少陰經。"

         、堋侗静輩R言》:"入手陽明、太陰、少陰三經。"

         、荨侗静菰傩隆罚"入肝、脾、肺三經。"

    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消痞散結。治濕痰冷飲,嘔吐,反胃,咳喘痰多,胸膈脹滿,痰厥頭痛,頭暈不眠。外消癰腫。

          用于痰多咳喘、痰飲眩悸、內痰眩暈、嘔吐反胃、胸脘痞悶、梅核氣癥;生用外治癰腫痰核。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。

         。1)燥濕化痰: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濕痰、寒痰,常配陳皮。

         。2)降逆止嘔:降逆止嘔之功頗著,可用于各種嘔吐,尤宜于濕濁中阻所致的脘悶嘔吐,常配生姜、茯苓。熱證嘔吐,應配清熱瀉火藥。

         。3)消腫止痛:外用治瘡瘍腫毒、毒蛇咬傷。

         。4)利咽喉:半夏辛溫,能滌痰開結。治療咽部痰結疾患

         。5)消痞滿:半夏辛溫,有寬中下氣、降逆散結之功,用于治療胸脘痞悶脹滿或堅痞作痛諸證。

         。6)平喘咳:半夏辛溫,善化痰消飲,宜用于陰寒痰飲犯肺所致的諸咳喘證。

         。7)《本經》:"主傷寒寒熱,心下堅,下氣,喉咽腫痛,頭眩胸脹,咳逆,腸鳴,止汗。"

         。8)《別錄》:"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,咳嗽上氣,心下急痛堅痞,時氣嘔逆;消癰腫,墮胎,療痿黃,悅澤面目。生令人吐,熟令人下。"

         。9)《藥性論》:"消痰涎,開胃健脾,止嘔吐,去胸中痰滿,下肺氣,主咳結。新生者摩涂癰腫不消,能除瘤癭。氣虛而有痰氣,加而用之。"

         。10)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吐食反胃,霍亂轉筋,腸腹冷,痰瘧。"

         。11)《本草圖經》:"主胃冷,嘔噦。"

         。12)《醫學啟源》:"治寒痰及形寒欽冷傷肺而咳,大和胃氣,除胃寒,進飲食。治太陽痰厥頭痛,非此不能除!吨髦蚊匾吩,燥胃濕,化痰,益脾胃氣,消腫散結,除胸中痰涎。"

         。13)朱震亨:"治眉棱骨痛。"

         。14)《綱目》:"治腹脹,目不得瞑,白濁,夢遺,帶下。"

         

        半夏的作用:
           1. 用于痰多咳嗽
         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,其所化之痰,以脾不化濕,聚而成痰者為主,為治濕痰的要藥,適用于痰濕壅滯、咳嗽氣逆等癥,常與陳皮、茯苓等配伍;治痰多咳嗽,又常與貝母配伍應用。因其性溫,故又可用治寒痰,宜與白芥子、生姜等同用;因其化痰力佳,故亦可治熱痰與風痰,治熱痰可與瓜蔞、黃芩等配伍;致風痰,宜與天南星等同用。

          2. 用于胸脘痞悶,胸痹,結胸等癥
          半夏功能辛散溫通、化痰、燥濕,故可用于痰內阻、胸脘痞悶病癥,可配陳皮、茯苓等同用;如寒熱互結,有可配黃芩、黃連、干姜等同用,可收辛開苦降、散結除痞的功效(如半夏瀉心湯)。此外,又常用于胸痹疼痛,配瓜蔞、薤白等同用;治結胸癥可與瓜蔞、黃連等同用。

             3. 用于癭瘤瘰歷、瘡瘍腫痛、梅核氣等癥
          半夏又能化痰散結,可用以治療痰濕結聚所致的癭瘤、瘰歷痰核、陰疽腫痛,或痰氣互結的梅核氣等病癥。用治癭瘤瘰歷痰核,可與海藻、黃獨、貝母等配用。癰疽未潰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,調醋外敷,有散結消腫的功效。用治梅核氣,可配厚樸、紫蘇等同用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  4. 用于胃氣上逆、惡心嘔吐


         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嘔功效,可用于多種嘔吐癥候,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癥狀而予以不同的配伍。如治胃寒嘔吐,可配合生姜或藿香、丁香等品;治胃熱嘔吐可配合黃連、竹茹等藥;治妊娠嘔吐,可配合灶心土等品;治胃虛嘔吐,可配人參、白蜜同用。

        半夏的副作用及禁忌編輯本段回目錄

        半夏又名:三葉半夏;半月蓮;三步跳;地八豆;守田;水玉;羊眼。半夏為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,其毒性為全株有毒,塊莖毒性較大,生食0.1―1.8g即可引起中毒。對口腔、喉頭、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強烈刺激;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,多量則燒痛腫脹、不能發聲、流涎、嘔吐、全身麻木、呼吸遲緩而不整、痙攣、呼吸困難,最后麻痹而死。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。

        重要:治療半夏中毒,用生姜搗汁服下,其毒解。

        宜忌配伍

          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射干為之使。惡皂莢,畏雄黃、生姜、干姜、秦皮、龜甲。反烏頭!

          《藥性論》:“忌羊血、海藻、飴糖。柴胡為之使!

          《醫學入門》:“凡諸血證及自汗、渴者禁用!

          張元素:“諸血證及口渴者禁用。孕婦忌之,用生姜則無害!

          一切血證及陰虛燥咳、津傷口渴者忌服。

        生半夏、清半夏、姜半夏、京半夏的區別編輯本段回目錄

         。ㄒ唬┲参飦碓床煌

          半夏、法半夏均為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(Thunb.) Breit.的干燥塊莖。

          水半夏為天南星科梨頭尖屬植物鞭檐梨頭尖Typhonium flaglliforme (lodd) BL的干燥塊莖。

         。ǘ┘庸づ谥扑幂o料有別

          生半夏,不用炮制輔料,將原藥材揀凈雜質,篩去灰屑即可。

          清半夏,是生半夏用20%的白礬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。

          姜半夏,是生半夏用生姜25%,白礬12.5%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。

          京半夏,是生半夏用芒硝6%,姜粉2%,麻黃5%,桂支1.5%,小茴香3%,南坪細辛1%,石灰15%,甘草25%,皂角6%,白礬6%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。

          法半夏,是生半夏用甘草15%,生石灰10%為輔料,經過炮制而得。

          水半夏,僅有制水半夏一種規格。是生水半夏用生姜18%,白礬20%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。

         。ㄈ┬螤钐卣鞑煌

          生半夏,呈類球形,有的稍偏斜,直徑1――1.5厘米。表面類白色或淺黃色,頂端有凹陷的莖痕,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,下面鈍圓,較光滑,質堅實,斷面潔白,富粉性。氣微,味辛辣麻舌而刺喉。

          清半夏,其形同生半夏。但質脆,斷面略呈角質樣。味微澀,微有麻舌感。

          姜半夏,其形同生半夏。但表面棕色或棕褐色,質硬脆,斷面淡黃色,常具角質樣光澤。氣微香,味淡,微有麻舌感,嚼之略粘牙。

          京半夏,其形同生半夏。但外表黃色或金黃色,顆粒大小均勻,質脆,內心黃色。無麻味。

          法半夏,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的顆粒狀。表面淡黃色、黃色或棕黃色,質較松脆或硬脆,斷面黃色或淡黃色,顆粒者質稍硬脆。氣微,味淡略甘,微有麻舌感。

          水半夏,多呈斜矩圓形,上端有凸起的葉痕及芽痕,下端略尖似梨頭,呈黃白色,角質狀。微有麻辣感。

         。ㄋ模┬в糜袆e

          半夏的四種炮制規格,法半夏,水半夏的功效有異,不能偏廢和盲目濫用,需“辨證施治,審證用藥”。

          生半夏,辛溫有毒,生用對口腔、喉頭和消化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,可致上述部位腫脹,疼痛,失音,流涎,呼吸困難,甚至窒息而死。偏重于祛風,散瘀,消癤腫,多外用。內服用于治療惡性腫瘤。

          如:攻癌奪命湯治驗錄[李可志經驗],就用生半夏來治多種惡性腫瘤,竟獲奇效。其方的組成是:海藻、甘草、木鱉子、鱉甲、白花蛇舌草、夏枯草、重樓、海蛤殼、黃藥子、生半夏、生姜、玄參、牡蠣各30克,浙貝母15克,山茨菇、山豆根各10克,全蝎12只,蜈蚣4條,雄黃1克,研粉吞服;用生半夏粉3份,面粉1份混勻外敷治療頸部淋巴結炎;用生半夏粉外敷治療雞眼;用生半夏粉15克,斑蝥5克浸泡200毫升白灑中,一周后可敷治療頭癬。

          姜半夏,善于和胃止嘔,祛寒痰,鎮咳,蠲飲。

          如:生姜半夏湯,來源于《金匱要略》卷中,用姜半夏9克,生姜汁15克,用于治療胸中似喘不喘,似嘔不嘔,似噦不噦,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。風痰上攻,頭旋眼花,痰壅作嗽,面目浮腫,取其姜半夏和胃化飲,降逆止嘔之功。

          清半夏,長于清風痰,化飲,散胸痞,降逆止咳。

          如:半夏白術天麻湯中的半夏就用清半夏為佳,配用天麻、茯苓、橘紅、白術、甘草以燥濕化痰,平肝息風。治療風痰上擾,眩暈頭痛,胸悶嘔惡,舌苔白膩,脈弦滑等。京半夏,偏重于健胃化痰。

          如:半夏瀉心湯中的半夏就要用京半夏為好,配用黃芩、干姜、人參、炙甘草、黃連、大棗以和胃降逆,開結除痞。治療胃氣不和,心下痞滿不痛,干嘔或嘔吐,腸鳴下痢,舌苔薄黃而膩,脈弦數。
          法半夏,溫性低,長于祛痰止咳,除濕濁等。如:荷葉知母茶方中就用法半夏,其方的組成是荷葉15克,法半夏20克,茯苓20克,陳皮15克,甘草5克,生姜3片,知母15克,具有健脾利濕,理氣化痰之功。用于治療產后虛胖有效。

          水半夏,具有燥濕化痰止咳之功,但無降逆止嘔之效。多用于治療咳嗽痰多、支氣管炎;抵箍人胂目纱姘胂,用于降逆止嘔,消痞散結時水半夏不能代半夏用。

          綜上所述:半夏、法半夏與水半夏,雖來源相同或相近,但其加工炮制方法不同,臨床運用有別,價格差別大,水半夏是半夏和法半夏的偽品,若把半夏稱為法半夏或法半夏稱為半夏仍按假藥論處。在中藥飲片的生產、經營、使用環節中絕不能統稱為“半夏”,絕不能混淆、代用,唯利是圖,須以《藥典》為標準,以《藥品管理法》為準繩,準確定名,辨證運用,合理定價,才能確保臨床運用安全有效。

         。ㄎ澹┌胂暮退胂牟荒芑ゴ

          不少藥店在調配中藥處方時,有用水半夏代替半夏的現象,這是錯誤的。作為用藥的患者,或代患者購藥的家屬,購藥時應問清藥店營業員,所配藥方中到底是半夏還是水半夏,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

         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,具有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、消痞散結、消腫止痛、解毒抗癌之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療痰多咳喘、嘔吐反胃、胸脘痞悶、梅核氣及癰腫痰核等癥。

          水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戟葉犁頭尖的干燥塊莖,其藥材正名為犁頭尖,分布于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云南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省區。該藥原為南方民間用藥,有散瘀、止血、消腫、解毒之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療跌打損傷、外傷出血、乳癰、疔瘡、瘰疬、疥癬及毒蛇咬傷等癥。

          20世紀70年代后,由于半夏資源減少及用量增加,商品供應不足,便從主產地開始以犁頭尖(水半夏)代半夏藥用。到20世紀80年代初,中藥材市場開放,水半夏便充斥市場,以其價格低廉之優勢很快普及全國代半夏使用。

          水半夏(犁頭尖)究竟能否代半夏藥用?從相關資料可得出結論:由上?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李家實等主編的《中藥鑒定學》(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)第216頁附注說明:“水半夏與半夏不同,不能代半夏使用”。故水半夏(犁頭尖)為半夏之偽品,不能代半夏藥用。而且截至目前,《藥典》只收載有半夏,并沒有收入水半夏一藥

        半夏的照片編輯本段回目錄

            
          

        半夏半夏

          

        半夏半夏

          

        半夏半夏

          

        半夏半夏

        附件列表


        →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,請 編輯詞條

        上一篇法半夏 下一篇姜半夏

        聲明:中藥一號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切勿模仿及使用,具體治療及選購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,中藥一號網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!

        詞條信息

        中藥大全
        中藥大全
        圣賢
        詞條創建者 發短消息   
        admin
        admin
        超級管理員
        最近編輯者 發短消息   

        相關詞條